南方医院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南方医科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开设病床1800张。医院先后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和“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自1998年的“军字一号工程”开始。至2006年医院每年信息化投资均占医院医疗收入的0.5%-1%,总投资约三千余万元。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建成了四通八达、性能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
医院网络中心配备技术人员二十三人,图书馆4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6名,初级职称9名,主任科员1名。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11名。专业结构、学历学位和年龄层次配备合理,保证了信息系统的的运行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
目前,我院已全面实施和应用了HIS、PACS/RIS、LIS等系统,一定程度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信息化应用情况介绍:
1、 医院信息系统
我院实施了“军字一号工程”系统功能所覆盖的所有42个子系统,并且自主、合作开发实施30多个子系统。内容涉及挂号、医疗收费、成本核算、住院管理、门诊医生工作站、临床护士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药品、手术、血库、辅助检查、检验、医保、医疗质量监控、医疗管理、消耗品管理、传染病报病、健康查体、医务统计和综合查询以及PACS系统、条码检验信息系统(L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外科ICU重症监护系统等。
实现门诊医生工作站、就诊自动排队系统、出诊医生指纹考勤系统运行;实现条形码检验管理系统在病区的推广应用;实现医疗器械库消耗品及军需仓库办公用品计算机管理,纳入“军字一号工程”系统。
2005年利用门诊工作站和临床工作站完成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病卡的自动生成,完美的解决了医院历年来长期存在传染病大量漏报且无法监控、统计的问题。开发了输液标签和输液卡系统,避免了现在全部由手工抄写带来的大量工作量和可能发生的错误。
2、PACS系统
2002年与校本部网络中心合作开发PACS系统,建立了与“军字一号”工程完全融合的PACS系统平台,将医学图像以全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到临床科室和门诊医生工作站。
2003年5月PACS系统实现了医院内部的无胶片化,四年多时间共接入影像设备45台,涵盖所有X光、CT、MR、超声、病理以及侨科所有影像设备,网络在线数字影像683万多张,容量达5.4T,并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我院PACS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高了全院综合诊治水平。2003年8月,基于DICOM的远程会诊系统在我院和佛山市平洲医院、广西桂平市中心医院建立连接,累计了大量会诊病例。2003年10月,PACS与我院临床学院医学教学资源库建立通道,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医教研有力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教学示范中心-“影像数字仿真教学示范中心”
3、条形码管理检验信息系统LIS
我院从2004年5月开始采用全条码化的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HIS系统无缝衔接,目前已实现检验工作从医生工作站开医嘱、护士采集标本到检验科对标本的签发、分发、检测及发送结果的全程无纸化作业。
4、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为科学化医院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通过一系列管理软件的自主开发,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了平台,如:医疗质量管理的三维实时病案质量检审网、病案检审软件、医疗信息质量保证系统等;用药监控的门诊处方监控系统:对医生、科室、单品种进行门诊用药量、药品费用的实时监控;传染病上报数据监控系统保证了我院传染病的上报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传染病病例报告软件开发,在消除漏报、迟报工作中迈出领先的一步。
信息科还开发了医保病人在院“费用实施监控系统”,“适应院公费医疗管理的系统改造和开发”、“医保在线管理考评体系”等,并在医保病人数据挖掘发面的进行了初步研究,从管理方面为医院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措施和依据,变终末管理为过程管理。
5、新系统建设
???? 2007年,我们新开发了药品采购目录管理系统和药品采购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与对外网上采购的接口;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合理高效的药品流通系统,实现药房药库内部网上请领发放、开发了嵌入医生工作站的住院处方系统,涵盖出院带药、精麻药、贵重药和常备药处方,并相应开发了住院药房的处方确认系统;实施与东莞医保宽带联接;完成萝岗农村医保系统的上线使用;完善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功能,包括:电子医嘱手工签名、抗菌素的分级管理与用药提醒、围手术期的抗菌素的用药管理、医院感染的报病管理。 |